在煤炭行業,一線職工的體力與精力是企業高效運轉的核心保障。如何讓職工在繁忙的工作中吃上一口熱乎、健康、可口的飯菜,成為企業管理中的一道“必答題”。近年來,鶴崗礦業公司峻發選煤廠以“職工滿意”為標尺,從食材采購、菜單設計到食堂管理全鏈條發力,將班中餐從“飽腹餐”升級為“暖心餐”,用細節傳遞企業對職工的尊重與關懷。不僅讓職工吃出幸福感,更吃出了歸屬感與干勁兒。
嚴控食材品質,打造安全餐桌。走進這個廠食堂庫房,貨架上富硒長粒香米、煤之情純麥粉、九三大豆油、海天醬油等品牌標識清晰可見,各種品牌商品整齊碼放,所有包裝均標注清晰的生產信息與質檢標識。為確保食材安全可追溯,該廠與當地大型商超建立長期合作,并嚴格執行索證索票制度,每日由專人采購新鮮蔬菜及肉類,糧油調料均選用市場認可度高的正規品牌。食堂負責人表示:“從供應商資質審核到入庫驗收,每一環節都有明確標準,杜絕‘三無’產品進入后廚。采購成本雖然略有增加,但是職工健康無價。”這一舉措的背后,是他們對食品安全的“零容忍”態度,切實保障了職工飲食安全。
科學搭配菜品,舌尖體驗煥新。為滿足職工多樣化需求,這個廠每周制定7天不重樣的菜品組合,并特別設置“周三大葷日”,供應紅燒肉、排骨、帶魚等硬菜。日常餐標則堅持葷素搭配,兼顧營養與口味平衡。菜譜設計充分參考季節變化與職工建議——夏季增加涼拌菜與消暑湯品,冬季推出燉菜與熱粥,并隨餐配備一至兩種小咸菜。一名去年新入職“定向生”表示:“食堂會根據反饋調整菜品,比如減少重油鹽,增加蛋白質搭配,能感受到用心。”
規范衛生管理,守護用餐環境。明亮的地磚、整潔的取餐臺、地面潔凈無積水、分類清晰的廚具存放區、消毒柜指示燈顯示運行正常……這個廠食堂以“可視化衛生”為目標,對后廚實行分區管理,生熟食操作臺嚴格分離,每日定時進行清潔消毒。廚師團隊上崗前統一穿戴衛生防護用具,所有餐具經高溫消毒后存放于專用柜中。廠綜合辦公室每月組織衛生突擊檢查,并將結果公示,形成常態化監督機制。為提升職工信任度,食堂推行“陽光后廚”管理模式,通過制度上墻、流程公開等方式,讓食材處理、烹飪過程透明化。
從“將就”到“講究”,幸福指數攀升。過去因用餐不便導致午后工作效率下降的問題明顯改善,隨著班中餐品質的提升,廠內調研數據顯示,2024年底的職工就餐滿意度達95%,較2021年增長30個百分點,職工對食堂的認可度顯著提升。不少職工在食堂的留言簿中提到,菜品更新頻率加快、口味更貼近需求。這種改變不僅暖了職工的胃,更凝聚了團隊向心力。
一頓班中餐,看似小事,卻是檢驗企業溫度的一把尺子,讓職工真正感受到企業的關心。這個廠用“日日用心”換“職工安心”,在熱氣蒸騰的煙火氣中,寫下了“以人為本”的生動注腳。